1、简介
索尔斯克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哈卡斯。1952年投产,现有生产规模约为20kt/d。
2、矿床、矿石和采矿
索尔斯克为网状脉铜-钼矿床,矿石分角砾岩型矿石和浸染变质岩型矿石,其比例约为1:1。
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、黄铜矿、铁钼华、铜蓝、辉铜矿。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石英。
矿床中矿石储量约为10Mt,原矿含钼约0.25%,可回收钼金属量约15kt(依据首届年评文集)。
选厂目前仅处理硫化矿。氧化矿堆置暂不处理。
矿山用露天开采工艺,最大矿块为1200mm。
3、选矿工艺
设计为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,生产中已经改造为四段一闭路破碎工艺。矿石从-1200mm碎至-25mm(42%-8mm)。
铜-钼混合浮选的工艺如图1所示。
矿石经粗磨、粗选、一次扫选、两次精选获得铜-钼混合精矿。粗磨细度为60%-200目。
图1 索尔斯克铜-钼混合浮选流程
铜-钼分选及铜精选流程见图2。铜-钼混合精矿经三段再磨(混合精矿、二次精选精矿、5次精选精矿)和8次精选工艺,用硫化钠抑制铜矿物,获得了合格钼精矿。
铜-钼分选的扫选尾矿进入铜精选回路经一粗、一扫、两次精选的工艺,获得合格的铜精矿,并产出可废弃尾矿。
图2 索尔斯克铜-钼分选流程
4、选矿药剂
药剂制度见下表。
表 索尔斯克选矿厂药剂制度
作 业
|
PH(石灰)
|
每吨矿石药剂耗量(g/t)
|
异萜烯醇
|
硫化钠
|
丁基黄约
|
磨 矿
|
|
|
|
|
混合浮选
|
|
|
|
|
粗 选
|
PH=8.5~9.5
|
10
|
50~80
|
0.8~2
|
扫 选
|
|
|
5~8
|
0.8~2
|
精选(Ⅰ、Ⅱ次)
|
PH=9.5~11
|
|
|
|
搅 拌
|
|
|
|
|
优先浮选:
|
|
|
|
|
钼粗选
|
|
|
达1.8(3)
|
|
钼精矿精选(Ⅰ和Ⅱ)
|
|
|
达2(3)
|
|
粗精矿再磨,精选(Ⅰ、Ⅱ)
|
|
|
|
|
钼精矿精选(Ⅱ~Ⅶ)
|
|
|
达2(3)
|
|
搅 拌
|
|
|
|
|
铜浮选:
|
|
|
|
|
粗 选
|
PH=11~12.5
|
达1
|
22~26
|
|
精 选
|
|
|
达1
|
15
|
药剂消耗总量(g/t)
(假定矿石相似)
|
950g/t
|
10
|
340
|
38.6~45
|
续上表
作 业
|
每吨矿石药剂耗量(g/t)
|
煤油
|
水玻璃
|
T-66
|
硫酸锌
|
氰化钠
|
磨 矿
|
0~20
|
|
|
|
|
混合浮选
|
40~50
|
40~55
|
|
7
|
10
|
粗 选
|
25~40
|
|
40
|
|
|
扫 选
|
10~15
|
10~15
|
|
|
|
精选(Ⅰ、Ⅱ次)
|
适量
|
100
|
|
|
|
搅 拌
|
达40
|
|
|
|
|
优先浮选:
|
|
|
|
|
|
钼粗选
|
|
60
|
|
|
|
钼精矿精选(Ⅰ和Ⅱ)
|
|
|
|
|
|
粗精矿再磨,精选(Ⅰ、Ⅱ)
|
|
150
|
|
|
|
钼精矿精选(Ⅱ~Ⅶ)
|
|
50
|
|
|
|
搅 拌
|
|
|
|
|
|
铜浮选:
|
|
|
|
|
|
粗 选
|
|
|
|
|
|
精 选
|
|
|
22
|
|
|
药剂消耗总量(g/t)
|
115~175
|
410~430
|
62
|
7
|
10
|
注:水玻璃是在优先浮选时每吨混合精矿的消耗量,黄药为铜浮选时每吨铜精矿的消耗量
5、选矿指标
原矿品位0.25%Mo,第一段粗磨细度40%-200目,钼精矿品位48%Mo,钼回收率88.7%;铜精矿品位15.3%Cu,铜回收率42%;尾矿品位0.0056%Mo、0.0722%Cu;消耗电:18kw·h/t矿,水:2.5m3/t矿,钢球:1.559kg/t矿,衬板:0.156kg/t矿。